欢迎来到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邯郸市肿瘤医院 >

香港流感堪比SARS?流感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
 

作者简介

小鱼,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现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多次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省市级医学科研项目。热爱医学,热爱写作,个人公众号“镜子里的小鱼”。

 

 

 

 

近期香港流感爆发,引起不小的关注和震动。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5日至8月6日,香港共监测到475例严重流感病例,死亡人数达327人。多家媒体发文将最近的季节流感与03年的SARS进行了对比,甚至有媒体称:“此次香港流感严重程度堪比SARS!”。

 

而实际是否如此呢?

 

非也!

 

此次香港爆发的疫情以A(H3N2)亚型流感流感病毒为主,属于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不论在病原体(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严重程度、传播力、治疗和预防方法等均不同,两者不可比!

从感染人群上看,季节性流感病毒重症及致死人群,主要集中在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童上,65岁以上的人群占比90%。而SARS病毒对于中青年亦有很高的致死亡率,因为SARS会导致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造成极高的死亡率。

 

今天的文章就为大家详解造成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头号传染病——流感。

 

感冒,流感,禽流感,到底有何不同?

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症状重,如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痛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

 

季节性流感

常见由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致的呼吸道感染。

 

此次香港爆发的疫情以A(H3N2)亚型流感流感病毒为主,与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完全不同。

 

季节性流感在我国北方省份通常有一个冬春季流行高峰,南方省份有两个流行高峰,即冬春季和夏季。其引发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头痛、疲惫发力、全身肌肉酸痛等。

 

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大量的病例,多数为轻症病例,少数为出现并发症的重症病例。

 

禽流感

由主要影响鸟类和家禽如鷄或鸭的流感病毒引致。

 

这些禽流感病毒有别于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由于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并不常见,因此人体对该类病毒的免疫力极低,甚至没有免疫力,所以往往全身症状重,死亡率高。

 

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染病的禽鸟(活鸟或死鸟)、其粪便或受污染环境而感染禽流感病毒。

 

流感大流行

粗略估计流感大流行每隔约 10 – 50 年出现一次,并会随时爆发。起因是由于出现由动物流感病毒(例如禽流感病毒)进行重大基因改变,形成一种可有效人传人的新型流感病毒,并蔓延世界各地。

 

人群对新型流感病毒没有免疫力或只有很低的免疫力。流感大流行通常会造成大规模感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并对社会及经济造成较大影响。

 

导致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头号杀手

小鱼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你,导致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头号杀手,不是埃博拉、不是艾滋病,甚至不是鼠疫,而是流感!

 

对流感最详细的记录开始于1580年,当时流感席卷欧洲,夺去万千性命,人们将它成为“闪电般的瘟疫”。十七世纪,爆发三次流感大流行,惊慌的人们,以为这是上帝的惩罚,所以将此命名为“Influenza”,即“魔鬼”之意,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离我们最近的二十世纪,爆发过三次流感大流行,就造成了数以亿计的人类死亡!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至今依然心有余悸。

 

 

二十世纪三次流感大流行

 

第一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H1N1)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1000万人;而战后的流感共造成了约2000~5000万人死亡,死亡病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1,2]。

 

第二次:1957~1958年,亚洲流感(H2N2)

造成全球100万人死亡,确认于1957年2月下旬在中国首发,迅速波及全世界[1,2]。

 

第三次:1968~1969年,香港流感(H3N2)

在香港大规模爆发,并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流行规模与1957-1958年类似[1,2]。H3N3已流行30多年了,目前仍在流行。

 

流感病毒究竟哪种最危险?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按照核蛋白的不同,粗分为A、B、C三类,即甲、乙、丙三型流感。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会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一般不会。

 

为什么如此命名呢?

 

这是由病毒的抗原性决定的。

 

抗原(antigen),简单来说就是引起我们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启动对应的保卫系统,与病毒做斗争。

 

我们的身体很聪明,病毒来一次,我们就记得它了,身体产生了抵抗它的武器。下次再来,我们知道它的套路,就能很轻易地消灭它。

 

可是,如果这个病毒下次来变了样,或者用了新式武器怎么办?

 

我们的身体一时半会可能认不出,也抵抗不了,所以很容易被病毒打败,于是我们就生病了,体弱多病者还会因此死亡。这也就是新型流感病毒造成大流行的原因。

 

而抗原就是病毒的标识,也可以理解为它的武器型号:

 

丙型流感抗原性非常稳定,通常导致轻度感染,没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乙型流感的抗原会发生变异,但不频繁。

 

变异产生的新毒株与旧毒株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即我们的身体对新毒株也有抵抗力,所以不会发生大流行。

 

甲型流感变异性极强!

 

如果敌人割个双眼皮,我们可能还能认出来;如果敌人总是整容,一年整好几次,几年就换张脸,我们又该怎么办?

 

甲型流感就是个爱不停整容的家伙,甚至会整得变成另一个“新型人”!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抗原大变异,产生新毒株,人类普遍没有抵抗力,所以会造成大流行。同时,甲型流感亚型内还会发生抗原的小变异,所以每年都会有甲型流感的流行。

 

 

流感病毒长这样

 

流感病毒编号中的H和N是什么意思?

H,N是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抗原,用H,N表示病毒的亚型。病毒亚型就是指病毒的形态基本上一样,只有一点点不同。

 

H——血凝素,H抗原共有18种

N——神经氨酸酶,N抗原共有11种

 

根据排列组合原理可知,H,N可有198种类型。

 

科学家就是通过辨认流感病毒表面H,N两种刺突来辨认它的亚型。

 

H3N2指此种流感病毒亚型有第3种血凝素和第2种神经氨酸酶。

 

H1,H2,H3主要感染人,H5,H7,H9主要感染禽类。

 

流感病毒如何变异?

变异分两种:抗原转变、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HA和/或NA完全发生了变异,形成新的亚型,是抗原的质变。如H1N1—H2N2,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抗原漂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小的变异,是量变过程,引起流行。

 

 

 

 

 

科学家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在逼近,可能发生鸟—人重配病毒产生。

 

 

 

甲型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人流感和禽流感可能同时感染猪,猪就可能成为一个“病毒混合器”,而出现一种新亚型病毒,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警告:亚洲禽流感是全球流感大暴发的前兆,流感在全球暴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各国若不加强防范,如果发生流感暴发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

 

此次香港流感并未出现抗原漂移,但有小抗原变异,导致此前的疫苗失效。

 

这可能是导致此次流感高峰的原因。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收集的呼吸道样本中,季节性流感病毒阳性百分比于七月三十日一星期至八月六日一星期间由25.36%进一步跌至17.96%[4]。

 

为什么接种了流感疫苗,却还是感染了流感?

流感疫苗是根据多年来监测的流感病毒变异趋势模型,由计算机预测出下一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而生产出相应的流感疫苗。

 

所以,当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时候(如同配好了钥匙,但锁头结构发生变化),疫苗就会失效。

 

这也是流感疫苗效果不太理想,不推荐全民接种的原因,但体弱多病者应接种。

 

如何预防流感?

勤洗手,并且按照正确方法洗手。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

 

污染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出现病征,应佩戴口罩。

 

均衡饮食、保持运动,不要吸烟。

 

接种流感疫苗。妊娠任何阶段的孕妇、老人儿童、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推荐接种。

 

 

 

 

本文首发在公众号“镜子里的小鱼”。

健康君编辑 | miffyyz

 
 
参考文献

[1]WHO.History of influenza Pandemics[EB/OL].http://www.euro.who.int/influenza/20080702_9,2010-09-01

[2]Kilboume ED .Influenza pandemics of the 20thcentury [J]. Emerg Infect Dis ,2006,12(1):9-14

[3]祁俊林等.流感病毒大流行株起源研究的现状[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1998,5(2):41-45

[4]流感活跃程度过去一个月持续下跌,香港卫生署官网.http://www.dh.gov.hk/scindex.html

    发布时间:2017-09-01 12:18:53
    录入:录入编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中医抗癌交流网